在 Logos,我們花了數十年時間將深厚的神學專業知識與尖端技術結合在一起,創造出全球最強大的聖經軟體。我們的工作始終圍繞著幫助牧師、教師、學生以及每一位認真研讀聖經的人,比以往更快地從經文中獲得更深層的見解。
作為這一持續使命的一部分,我們在 2024 年初開始將人工智能(AI)整合進 Logos 聖經軟體中。但在 Logos,人工智能並非為了追逐最新科技潮流,而是我們多年來工作的自然下一步:建構幫助您查找、組織和理解神的話語及其子民著作的工具。
在我們將人工智能整合至 Logos 的同時,我們也深思其靈性與神學上的影響。如果您想探究這些問題,我們建議您從部落格中的兩篇文章開始閱讀:我們該如何看待人工智能 (AI) 與研讀聖經的關係? 以及 牧師們,人工智能已經來了:您應問的 3 個問題。您亦可參閱下方連結中其他相關文章。
然而,本文將重點探討實際運用層面 —— 說明我們如何利用人工智能來提升您的研經體驗。我們不是要取代與經文的深入互動,而是透過呈現最高品質的聖經文本、數據集及書籍,讓您在更短的時間內獲得更深刻的洞見。
跳至:
Logos 中的人工智能 (AI)
我們主要以三種方式使用人工智能:
- 協助您在聖經或您的圖書資料庫中查找資訊。
- 協助您生成閱讀內容的精選摘要、摘要或翻譯。
- 協助牧師和平信徒領袖產生講章與查經的創意。
使用情境 1:協助您更快速且更有效地查找資訊
研經的本質是一種尋求理解的過程——無論您是在追尋某個主題、研究一個神學概念,或是準備教導他人。數十年來,我們結合詞彙精確、深度標籤與專為研經打造的精選數據集,一直在聖經研究的搜索技術領域引領潮流。當您的搜索需要高度準確性時,這些工具仍然適用。但您現在也可以選擇使用人工智能 (AI),讓 Logos 不僅理解您搜索的文字,更能洞察其背後的含意。
我們的人工智能 (AI) 驅動搜索稱為 智能搜索,它協助您在資料庫及我們更廣泛的圖書中找到相符的內容。在傳統的精確搜尋中,查詢只會比對您輸入的精確詞彙——例如,若您搜尋 glossolalia,則只會找到該精確詞語。而利用智能搜索,Logos 能理解語意,因此搜尋 glossolalia 也能找到討論說方言的文章,即使文中未必使用該字。
但即使在智能搜索中,Logos 也不僅依賴人工智能。每一項智能搜索皆結合:
- 詞彙搜索 – 精確比對您輸入的字詞。
- 語意搜索 – 讓人工智能理解您的意圖。
- 排序與摘要生成 – 人工智能將最相關的文章推向搜索結果頂端,並選擇最佳摘錄作為預覽。
這種混合方式確保您既能享有人工智能的靈活性,又能獲得詞彙搜索的精確性。
Logos 也利用人工智能於 智能聖經搜索 中,幫助您找到相關的聖經經文。聖經是歷史上被討論最多的書籍,這意味著,相較於傳統的聖經搜索,我們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模型中大量與聖經相關的訓練數據,更細緻地定位到最相關的經節、段落或章節。但我們不只是呈現人工智能數據,而會逐節查驗您所指定的聖經內容,以確保螢幕上顯示的文字正是聖經所載之內容。
使用情境 2:生成精選摘要、摘要或翻譯
Logos 也利用人工智能協助您更快地處理並理解資訊。無論您想要摘要一篇文章、翻譯一段經文,或是生成搜索結果的綜述,Logos 都運用人工智能幫助您蒐集並精煉相關內容。
對於 摘要 及 翻譯,Logos 將人工智能模型直接應用於您選取的內容,將之濃縮成摘要或翻譯成您選擇的語言。
對於 精選摘要,Logos 採取了更精細的方法:它將您的搜索詞及前五個搜尋結果與您的原始查詢一併送交人工智能模型,要求模型擷取並合併最相關的部分,形成一個連貫的綜述。這意味著精選摘要並非僅僅是人工智能對答案的猜測 —— 而是直接從您資料庫中最佳內容以及 Logos 圖書中擷取,並附上明確的引文,讓您能夠自行查證來源。
使用情境 3:生成創意
Logos 使用人工智能的最後一種方式是協助創意構想 —— 幫助您發展講章應用、例證、查經問題,甚至初步講章大綱。這與前兩種用途不同,因為其目標在於幫助您突破創意障礙並撰寫全新內容,而非提取或摘要既有資料。因此,在此處 Logos 賦予人工智能最大的自由,根據您的輸入和模型廣泛的訓練,生成創意想法。
這使得生成的結果更具創意,但也更依賴人工智能本身,而非專有數據。為確保這些創意依然與符合聖經和與神學相關,Logos 採用了一些人工智能技術,使模型的創造力能聚焦於您正在研讀的經文或主題,並(在機器能力範圍內)以類似於您思考的方式「思考」這項任務。當然,就像我們其他的人工智能工具一樣,這些輸出的結果始終是為了激發您的思考,而不是取代您的判斷。
深入整合人工智能
在所有情況下,這些工具都與我們的非人工智能工具深度整合於 Logos 中。這種便利性正是使這些功能強大的原因。將人工智能與非人工智能功能並排展示,使得您可以根據需要輕鬆地在兩者之間切換並整合使用。當您選擇使用人工智能時,我們會顯示提醒文字,告知您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不一定總是可靠,並鼓勵您在可引用的來源中進行二次確認 —— 我們常在應用程式中連結到可引用來源以提醒您這一點。
我們也非常謹慎地只建立那些您可以信賴的人工智能工具。例如,Logos 的聖經字義研究會深入分析整部經文中的原文詞彙,且僅依賴精選的專有數據,完全不包含人工智能成分。如果您曾嘗試過使用人工智能驅動的字詞研究工具,您便會發現,經過數十年手工打造的數據在此類分析上遠遠超越人工智能工具 —— 這正是 Logos 所採用的方法。
我如何知道 Logos 何時在使用人工智能?
您始終掌握著 Logos 使用人工智能的時機,且它絕不會在您不知情的情況下運作。所有人工智能工具皆以星形圖示 () 標示,因此您可以事先知道是否會使用人工智能。
我使用人工智能有任何限制嗎?
使用人工智能通常需要Logos 訂閱,儘管某些人工智能功能亦提供給未訂閱者以有限次數試用。每項訂閱均附贈慷慨的AI 人工智能使用餘額,且每月更新。不同的人工智能功能消耗的餘額數量各有不同,但大多數使用者每月可使用數百甚至數千次各項 人工智能功能,而不會達到限制。
Logos 如何確保人工智能(AI)生成可靠的內容?
各家公司皆可在其應用程式中以多種方式使用人工智能,而並非所有 人工智能都以相同方式運作。以下是我們最常收到的一些問題:
Logos 有使用微調(fine-tuning)嗎?
微調是指有人將現有的 人工智能模型(例如 GPT-4)並加入客製化數據集的新訓練內容,例如數以千計的聖經問答。微調有助於使模型更專業化,但也意味著所有訓練數據都會成為模型的一部分,讓任何人都有可能受益。然而,我們希望您的數據仍舊屬於您,您喜愛作者的書籍也依然屬於他們,因此 Logos 並未使用經微調的模型。
Logos 有訓練自己的人工智能模型嗎?
自行訓練模型既昂貴又耗時,這意味著需要從零開始構建人工智能模型,並只以您選擇的數據進行訓練。這可以提供最大的控制權,但要妥善完成這項工作需要龐大的資源,且比微調面臨更多隱私疑慮。而且,儘管 Logos 擁有大量數據,其中多數並非屬於我們,我們也尊重這一點。如果您撰寫了筆記或講章,那是您的文件,而非我們的;如果您撰寫了書籍,那是您的書籍,而非我們的。所以,我們並未訓練自己的模型。
那麼,Logos 使用哪些模型?
您可能已經使用過通用人工智能模型,比如 OpenAI 的 ChatGPT 或 Google 的 Gemini。Logos 也使用這些模型,此外還使用其他一些您可能較不熟悉的模型。目前,Logos 使用來自 OpenAI、Google、Microsoft 以及 Anthropic 的模型,並針對每一特定任務謹慎選擇合適的模型。有的模型速度較快,有的則較大且功能更強,我們會根據對任務而言何者更重要(無論是速度、準確性、創意或是神學精確性)來做出選擇。
但我們並不僅僅依賴 OpenAI 或 Google 的答案。大部分情況下,我們會採用一個經過精心挑選的通用模型,並提供 Logos 精選的數據,以及來自您講章或書籍的內容。這樣一來,模型便能聚焦於值得信賴的高品質聖經內容,而非網絡上一般的知識,同時確保您的個人數據和書籍內容永不被保存或重複使用。我們之所以選擇這種方法,是因為它讓您擁有最好的兩全其美:既能享有頂尖語言模型的強大功能,又能獲得 Logos 精選內容的準確性與神學深度,同時維持嚴格的隱私標準,確保您的資料庫、筆記或查詢內容絕不會用於訓練其他使用者的模型。
對於創意生成工具 —— 例如產生講章例證或查經問題的創意建議 —— 我們採取的做法略有不同。要求人工智能限制輸出於精選數據固然有助於神學研究,但可能會不利於激發創意。因此,針對這些工具,我們會送出經過精心設計的指令,以提升準確性,並引導模型產出符合我們一貫價值觀與神學審慎態度的回應。有時候,我們甚至會結合多個模型的優勢,例如,先用一個模型分析並結構化數據,再用另一模型產生創意思路。這樣的精心設計有助於確保即使在使用通用人工智能時,結果仍適用於研經、講章準備及事工相關情境。
我們在所謂的「指令工程」上投入大量資源 —— 撰寫高度結構化、充滿上下文的指令,使模型能夠理解任務以及您的價值與期望。我們的提示不僅僅是技術指令,而是由經驗豐富的牧師、聖經學者及教育家共同精心打造,確保每個人工智能回應都能反映出 Logos 一向秉持的價值和神學審慎態度。
最後的話
在 Logos,我們的使命始終是為您提供最優的查經工具 —— 這些工具旨在增強而非取代與經文的深入互動。正如我們所言,人工智能僅是達成此使命的下一步,幫助您更快速地查找資訊、更有效率地處理見解,以及在需要時生成創意。
但儘管人工智能強大,我們相信研經的真正力量在於當神的話語因聖靈的啟示而發光,而非僅仰賴某項技術。這也是為什麼 Logos 中的每個 人工智能工具,都旨在服務於您的研經、教學及事工,並設有保護措施,確保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始終透明、可靠且符合您的價值觀。
我們將持續以 Logos 數十年來秉持的神學嚴謹、學術審慎與牧養的精神,不斷完善和改進這些工具。人工智能或許是新技術,但我們的承諾始終如一:幫助您更有信心地深入研讀經文。
進一步閱讀
我們部落格的文章:
- 牧師們,人工智能已經來了:您應問的 3 個問題 (Douglas Estes)
- Should Christian Higher Ed Be Worried About AI? (David Kotter)
- Redeeming Technology: How Technology Fits into God’s Story (Phil Gons)
- It’s Not What You Think: Exposing the Limits of Technology (Eli Evans)
- Will There Be Roombas in Heaven? Rethinking AI, Work & Time (John Dyer)
- From Data to Discernment: Why AI Can’t Replace Cultivating of Wisdom (Brent McCracken)
- 我們該如何看待人工智能 (AI) 與研讀聖經的關係? (Mark Barnes)
其他由 Logos 同工介紹的文章與播客 (Podcasts)
- 文章
- AI Within Your Theological Library in Common Good Magazine (with Phil Gons)
- 播客 (Podcasts)
- The Church Talk Podcast (with Mark Barnes)
- Biblical Higher Ed Talk audio and video (with Mark Barnes)
- 使命門徒EP182 科技輔助事奉的兩面性:AI 的機會與挑戰《訪談美國高亞雯姐妹》